在仓库资源过剩且扩张之势不减的情况下,海外仓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,卖家有足够空间选择服务更好,性价比更高的海外仓,导致部分中小海外仓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。相较之下,大型海外仓的规模优势得以体现。
更大的仓库有利于提升运作效率,加大单位面积产出,降低多仓库的固定投入损耗,进而降低海外仓的运营成本,优化资本结构,提高管理效率。而随着京东、顺丰等国内物流巨头的入局,海外仓规模化发展也是行业大势所趋。
数据显示,美国市场的第三方海外仓已呈现出明显向大仓发展的趋势。2022 年,美国市场新增 253 个海外仓,新增面积653.5万平方米,新增仓库的平均面积达到 2.58 万平方米, 约为 2021 年美国海外仓平均面积的 1.5 倍。
当然,缺乏规模优势的中小型海外仓并非完全没有生存空间, 但需要打造差异化优势,以构建自身“护城河”。比如针对垂直、 特定品类推出特种仓、冷冻仓、带电产品仓等;比如围绕卖家需求的定制化服务,给不同模式、不同品类的卖家提供差异化的物流方案等等。根据调研,有 62.50% 的服务商将“打 造差异化海外仓”作为 2023 年的重点发展方向。
可以预见,未来的海外仓格局,大型海外仓将凭借规模优势 形成头部效应,而中小海外仓则通过差异化服务获得一席之地。 但不管是大型还是中小型的海外仓,精细化、智能化以及本 土化是目前海外仓比较清晰的发展方向。
首先,降本增效仍然是重中之重,商品从工厂到海外仓再到 消费者手中环节众多,服务商可通过精细化管理,提升各环节资源投放的精准性及各环节的人效。比如,规范库内作业流程、制定 SKU 分类标准和收费标准、研发或引入仓库管理系统等手段,提高海外仓的出入库、拣选、打包效率等。
其次,目前海外仓的智能化水平普遍较低,可引入智能化设备, 提升效率和准确性。如搬运机器人、自动分拣机器人、智能料箱机器人、智能输送系统、自动装卸等。
最后,在跨境电商精品化、品牌化的发展趋势下,卖家的本 土化需求已经不限于稳定的尾程配送,还包括本地市场调研、 本地采购、本地推广、本地组装、本地售后维修等等。未来的海外仓须能够为卖家提供此类增值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