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多多的海外品牌Temu,也被称为“拼多多的海外版”,正在积极扩展其全球业务,下一个目标就是韩国。
这一举动并不出人意料,因为Temu在欧美市场已经掀起了巨大的浪潮,并于2023年7月6日左右正式进入日本市场。韩国是Temu在亚洲市场的第二站,而日本和韩国是东亚地区的两个发达国家,消费力量在亚洲领先。
韩国的电商市场正在经历巨变,这为拼多多的Temu提供了进军韩国的良机。
Temu起诉Shein,跨境巨头法律纠纷升级
近期,拼多多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在美国波士顿联邦法院提起新的诉讼,指控其竞争对手Shein违反了美国的反垄断法。
Temu在诉讼中指出,Shein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,强迫服装制造商与其签订独家协议,不允许他们与Temu合作。
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,减少消费者的选择,而且还会对快时尚行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。对此,Shein的回应是“没有法律依据,我们将积极为自己辩护”,看得出来他们做好了在法庭上打持久战的准备。
亚马逊Prime Day后的订单量下滑,卖家急寻增长策略
据了解,和去年相比,2023年Prime Day首日,销售额迎来增长的亚马逊卖家占比达50%,与去年销售额持平的卖家占比18%,在美国销售额达到64亿美元。不过,随着大促的落幕,卖家们却面临着单量滑落的增长困境,迟迟不见好转。
根据亚马逊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,今年的会员日促销期间亚马逊Prime会员在全球购买了超过3.75亿件商品,而去年Prime Day期间共售出3亿件商品,相比去年的整体销量增加了25%。
此前就有分析认为,在Prime Day结束的这一周里,大促余温尤在,依旧会有不少消费者会选择继续购物,虽然订单数量肯定不及大促期间,但这对于卖家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出单时机。
只是今年有点不同,大促的余温似乎在活动结束的那一瞬间就已经消散而去,卖家们不仅没能迎来销量的小幅上涨,反而还有许多卖家的单量徘徊在历史低位,没有回升迹象。
事实上,大促之后单量下滑是很正常的事情,卖家们当然也知道。不过单量持续下滑却没有回升,则有可能会引发“马太效应”,尤其是在亚马逊前台展示标签的加持下。
倘若店铺单量持续走低,店铺的浏览量、销售数据不够漂亮,这就难以吸引到消费者,对于店铺来说是流量的一大损失。
拼多多的Temu大促压价至极限,卖家压力山大
最近,拼多多的Temu为了抢夺亚马逊Prime Day的流量,推出了低价大招。Temu推出了“Temu Week”大促,主打全品类的大促销。
然而,这种极致的低价策略虽然对消费者来说很有吸引力,但对于卖家来说,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在大促开始前,有卖家就已经抱怨,Temu对其上架产品的申报价格打了2折,一个在1688上最低价60元的产品却被要求按11元供货。
而这一卖家的情况并不是个例,还有卖家表示,其原申报价为8元,平台建议调整的申报价格为5.65元。卖家从供应商处拿货,Temu再将供货价砍到逼近其拿货价,卖家的利润可以说是微乎其微。
对于平台卖家来说,无论是自身平台修改规则,还是其他平台不断施压,卖家都是最大受害者。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,卖家还需将风险均摊开来,避免多次受到意外的冲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