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金砖跨境】4月20日消息,在金砖跨境(第三届)DTC品牌出海用户增长峰会暨EBRUN全球好物颁奖典礼上,Nobaday创始人兼CEO Rickey发表了题为《从品牌底层逻辑出发,找到DTC的正确打开方式》的演讲。他指出,真正的品牌要在意用户需求,不断做指引和引领,最终才能走向一个品牌的高溢价。对于品牌来说,最重要的两件事,一个是用户,另一个就是用户的忠诚度。
对DTC品牌来说,怎么做产品?
Rickey强调,品牌由众多的因素构成。比如,做一件衣服,需要有六大元素:版型、工艺、面料、颜色、辅料、LOGO,在每一个元素中,都有无穷尽的选择机会,怎么把随机的选择变成有机的品牌和产品,便需要品牌人的智慧和理念。
针对此,Nobaday给出的思路是,用户决定场景,场景决定功能,功能塑造风格。
Rickey以滑雪场景为例指出,在滑野雪的场景中,往往有大量不确定性因素,比如雪崩、撞到石头等多种潜在的风险,这决定了滑雪服需要尽可能亮色的元素搭配以配合可能的营救。Rickey谈道,“对于我们这样的品牌来说,真正能驱动一个品牌向前走的,就是滑雪者、滑雪深度用户不断上升和变化的需求,这是我们唯一前进的方向和动力。”
对户外品牌来说,在当下的环境中,潮流与功能性兼备很难避免。然而,很多户外品牌越来越追求功能性,缺乏相应的设计感,这与新生代的消费者“潮流”需求是错位的。而从潮牌这个概念来说,潮牌本身其实是一个伪概念,并不是一个稳定、能长期发展的事情。
Rickey指出,很多品牌在印花和品牌表达上做了大量文章,但是在产品的工艺、品质上都做了很低的呈现,产品也难以获得溢价,很快退出历史舞台。综合之下,便是Nobaday的市场空间:一个很好看的户外产品,或者是极限运用的装备。
“很多时候?们喜欢的不是产品本身,?是产品所处的场景,以及场景中??浸润的情感。”Rickey引用了《场景革命》当中的一句话指出,当用户通过各大电商平台去搜索滑雪板时,浮现出来的往往是放大的价格和无数的小图片,这便导致用户在进行购买决策时,价格成为了优先考虑的因素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品牌极难构建自己的用户心智。
Rickey谈到,在天猫店,一个购买用户只有35秒的平均停留时长,所有用户的平均停留时长只有25秒,短短的几十秒内无法构建起品牌力和产品力。
“真正能影响用户心智的,不是产品和价格,而是用户想去参与的场景,一个品牌如果做到了这一点,就完成了对用户心智的构建,也完成了品牌的溢价。很多用户喜欢的不是产品本身,而是产品所代表的场景,以及其中所浸润的情感。”
而对品牌至关重要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品牌的基因。Rickey认为,品牌的基因决定了品牌的发展。当品牌遇到危机时,创始人想到的解决方案、下意识的动作便是品牌的基因,这决定了一个品牌未来是发展,还是沉沦。
“85%的人做的都是无用功,比如做TikTok,很多人只是跟风,而并没有研究机制和玩法,只是觉得总有一天,一定会做到那一步,但其实大部分人都是陪跑的,只有15%的人想明白了,其他人都是人云亦云。”他说。
在品牌的发展路径上,Rickey将品牌分为流量型品牌和品牌型品牌,并指出,两者有着鲜明的区别。
对于流量型品牌来说,品牌发展的各个元素是分散的,其通过流量快速占领市场,完成GMV的突破,随后再入手研发、市场,而往往到了这样一个相对后期的阶段,绝大多数品牌必然会遇到增长的天花板,后力不足。甚至很多流量型品牌完成了上市,结果股价最终跌至不足千分之一。
品牌型品牌发展的各个元素有着明确的排序:从用户的角度出发,思考用户的需求、场景,再做产品研发,随后投入市场和销售,最后才是供应链。Rickey指出,这是美式品牌的打法,尽管前期路径非常长,但一旦崛起,其必然是不可阻挡的。而这样的品牌路径恰好是国内互联网思维下的消费品牌所缺乏的。
“万丈高楼不能平地起,需要挖很深的地基,否则当有一天达到一定的高度,就会轰然倒塌。”也因此,品牌型品牌会拥有比其他流量型品牌的高溢价。“真正的品牌要在意用户需求,不断做指引和引领,最终才能走向一个品牌的高溢价。对于品牌来说,最重要的两件事,一个是用户,另一个就是用户的忠诚度。”
最后,Rickey指出,品牌需要理解当地?化,才能知道消费者的喜好,这就要求品牌对?户有?常深刻的洞察和认知。
据悉,2023金砖跨境(第三届)DTC品牌出海用户增长峰会暨EBRUN全球好物颁奖典礼于4月20日在深圳举办。峰会由金砖跨境主办,马蹄社、金砖跨境联合主办。峰会以“进阶”为主题,围绕「看机会、看场景、看标杆、看方法论」四大模块来重新定义DTC品牌,旨在在DTC品牌出海做深、做精的2023年,重新回归商业本质,深挖海外消费场景,聚焦用户增长,优化迭代产品,将DTC品牌持续发展进阶成为全球化新品牌。
【附】
(下文为演讲速记稿,保证现场嘉宾原意,未经删节,或存纰漏,敬请谅解。)
Rickey:
金砖跨境的小伙伴们,现场的兄弟姐妹们,大家上午好!
由于天气的原因,昨天的航班被取消了,所以很遗憾,没有到现场跟大家一块互动,我今天坐在北京的办公室里,跟大家浅谈一下关于DTC品牌,我们的做法和思考。
先简单介绍一下,我是Nobaday的品牌创始人Rickey,我们公司英文全称的翻译是“没有坏天气”。这个品牌,大家可能会陌生一些,除了对滑雪非常感兴趣的小伙伴可能会知道我们。
今天上午我还在给公司培训国内的小红书、B站、天猫等具体的玩法。早年间,比如蒙牛这样的品牌,在央视的《新闻联播》开始前的几秒钟打个广告,可能在全国就家喻户晓了,接下来就可以在各个渠道上货,接下来公司就上市了,会有这样的历史变迁。
时代发展到今天,一个品牌想形成所谓的品牌力和产品力,需要花很多的时间经营,难度也非常高。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,流量也好,包括产品、品牌以及用户心智,在国内和国外,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,但是在玩法上,真的是见高下的。
我们2014年注册于美国。Nobaday这样的品牌,其实在滑雪这个垂类,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,我们现在也在做三板的调整,包括滑雪板、陆冲板、冲浪板,这样一个偏向于极限的户外品牌,是现在受很多大众喜好的社交场景。
一个简短的1分钟的小片,可以了解Nobaday是什么样的品牌。前几年我们在美国一个国际一线潮流品牌集散地开了一家店,到目前为止两年半的时间,经营情况还是非常好的,包括线上Nobaday的官网,也有非常好的表现。
其实我们2015年就在美国西雅图注册了这个品牌,一直都有线下经销和线上经营,2021年开设直营店。我个人一直都有滑雪,到现在为止滑了21年的雪,最疯狂的时候一年要滑300多天的雪.我个人认为,只要能滑雪的天气都是好天气,所以公司也叫Nobaday。虽然今天深圳外面大雨瓢泼,但只要我们的心情是好的,不管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的,其实都可以有很好的体验。
其实大家可以知道,滑雪不是特别好的环境之下的运动,零下二三十度,刮风,下雪,纯户外的运动体验,我们希望这样的时候,大家最热衷、最上瘾的运动,有Nobaday的产品和品牌的陪伴,用户的内在是干爽、舒适、保暖、透气的,这也是Nobaday品牌的由来。
这是我们在美国洛杉矶拍的片子,也是我们的品牌项目,我刚刚谈到的三板,滑雪板、冲浪板和滑板这三类运动的人群,我们的用户是高度重合的,换句话说,你只要掌握这三类板当中任意的一类,另外两类都是非常容易简单上手的,这也是我们做一个滑雪品牌,做四季化运营非常大的调整。
我们今年也推出了一系列的落地冲浪板,希望以这样的故事,打开疫情以后第一个夏天的体验方式。大家也知道,疫情期间我们很多的旅游是被限制的,但是疫情打开后,我们很多用户的生活方式会被进一步改变。如果大家开车去一个地方,或者骑摩托车,或者滑着板去,可能是完全不同的风景和体验。
今天跟大家浅谈一下品牌 、产品怎么去做。
品牌,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,有做货的逻辑。刚刚我听了各位大咖们的讲座,我也认认真真思考了这个问题。做一件产品,或者做一件衣服,有什么元素?我们总结了六大元素:包括什么样的版型、工艺、面料、颜色、辅料、LOGO,每一个元素里,我们都有无穷尽的选择机会,但怎么把这么多的选择和随机的结果,变成一个唯一的结果?什么样的策略和思路,组成了这个有机的品牌和产品,需要所谓品牌人的智慧和理念在其中,这样的排列组合,有非常多的结果。
我们的思路是,用户决定场景,场景决定功能,功能塑造风格。
怎么理解这件事?给大家举个例子。比如我们在滑雪的时候,其实我们是在一个非常危险的环境里滑雪的。首先,在雪道上,有的地方很拥挤。另外,如果我们滑野雪的时候,有大量不确定性因素,包括雪崩,或者被撞到石头上,有非常多的危险。所以单从颜色来看,我们穿雪服,应该穿亮色系还是暗色系的?
我们把产品分成各个种类,包括不同的天气、温度、雪场、坡度、雪质等等,我们共分成了7个大类,其中最高端的是滑野雪,我们希望当用户遇到危险的时候,以及救援队上来的时候,可以快速发现这个用户所在的位置,并进行一些施救的工作。所以我们说,用户决定了场景,针对这波滑雪的用户,决定了我们现在做的这个品牌的应用场景。场景,决定了我们这个产品应该是什么样的颜色。
功能,举个例子,我们都知道美国空军夹克这类产品,大家试想一下脑海里浮现的空军夹克的样子,首先它是非常短的短款的版型。另外,它有很高的毛领,然后有红色的拉绳。单就这个产品来讲,这个产品设计的逻辑,以及它成为了一代品牌或产品的元素,都构成了目前给大家呈现的视觉效果。
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?其实取决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,美国很多的战争,其实打的都是枪战。为什么没有用蓝色和红色做夹克,而是用绿色?因为飞行员都是落在丛林里的,所以用绿色。为什么做得很短?因为坐在那里面很狭窄,包括需要带多少大洋、黄金、手榴弹等等,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,需要找到这些兜,并且拿出装备,所以需要红色这样非常鲜亮的拉头,才能快速打开并且找到它们。这样的应用场景,决定了这个产品的设计,才会称之为经典。
所以我们说,真正驱动一个品牌向前去走的,对于我们来讲,就是滑雪者、滑雪深度用户不断上升和变化的需求,这是我们唯一前进的方向和动力。
潮流与功能性兼备的户外服装品牌,现在是很缺少的。很多户外品牌,越来越追求功能性,导致缺乏设计感,用到的颜色都是大地色。但是新生代的消费者有更多自己的理解和认知,希望自己穿的是“潮”的,希望自己穿的是能够让更多人注目的产品。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空白,尤其是针对我们目标客户的画像群——25-35岁的年轻人,很少有品牌能满足他们的需求。
潮牌现在其实有很多问题。前几年大家很追捧,但后来发现,潮牌其实是一个伪概念。因为潮流的东西分成“潮”和“流”,“潮”是一些很新的东西,另外它有流动势能,证明这不是特别稳定、能长期发展的事情,导致很多品牌在印花和品牌表达上做了大量文章,但是在产品的工艺和品质上,都做了很低的呈现,产品也卖不上价格,做的都是一些针织卫衣、T恤这样的产品,所以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一个很好看的户外产品,或者是极限运动的装备,我们认为在市场当中,还是有很大的空白。我们也希望,我们Nobaday这样的品牌,能做到这样的程度。
“很多时候人们喜欢的不是产品本身,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,以及场景中自己浸润的情感。”比如我对耐克的印象,更多就是高中的时候逃课去看乔丹打球,他的那个高光时刻才是最打动我的,才能真正成为品牌力或品牌画面感,我们现在也一直在营造这个事情。
但是有很多时候,做品牌的人都会有一种想法,同时也有一种做法,想法和做法之间,会产生巨大的分歧,说一套,做一套。比如我们现在看各大电商平台,包括欧美的Amazon,以及国内的天猫,当用户去搜索的时候,有一个滑雪板、露营帐篷,我们搜出来的是无数个小的图片,导致用户购买决策的时候,一定要先看价格,大家就会越买越便宜,在这个过程中,品牌极难构建自己的用户心智。
就像我们今天分析自己的数据一样,我们天猫店一个购买用户的平均停留时长只有35秒,所有用户的平均停留时长只有25秒,在这短短的几十秒当中,怎么通过我们的品牌力和产品力来构建?是不能的。所以我们需要在其他的产品当中构建我们的品牌力和产品力,影响用户的心智。
这个时候我们会说,真正能够影响用户的,不是所谓的产品及价格,而是用户想去参与的那个场景,我们需要去构建这样的场景。
再举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。若干年前有一个新疆的朋友说,他要买六套雪服,我们的兄弟一直跟他聊,对方一直在砍价,从上午砍到了夜里,后来我们的兄弟跟我说,实在受不了了,不知道怎么聊。我说,你换一个思路跟他聊,也没告诉他怎么换这个思路。
过了一会儿,他又回来跟我说,聊明白了,我问他怎么聊的?他说,“兄弟,你别跟我砍价了,我仿佛已经看到了你们六七个人滑雪的样子了”。就这样的一句话,对方1小时之内没有回复,等到他再回来的时候,一次性买了24套雪服。
用户购买你的产品时所做的决策,其实不是出于真正的价格,以及其他的东西,更多的是他想象到的,我要跟我身边的所有小伙伴一块去滑雪,一块在一起喝酒、聊天、开心地滑雪,是这样的场景。对一个品牌来讲,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,你就完成了一个品牌对于用户心智的构建,同时你也完成了品牌溢价的过程。
所以我们说,很多时候人们喜欢的不是产品本身,这里面包含产品、价格、品牌等等若干因素,而是产品所属的场景,以及这个场景当中浸润的情感。因为做购买的时候,大家都是理性购买,会分析,但真正决策的时候,买谁家,以及不买谁家,一定是非常感性的。
一个品牌,是有基因的。品牌的基因是什么,决定了接下来这个品牌应该如何去发展。甚至当我们的品牌遇到危机的时候,我们第一次想到要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,其实都是源自于这个品牌的基因。
举个小的例子,我们家有个闺女,在她出生的时候,医生问我,要不要留脐带血?我问医生,这个是干嘛的?医生说,当未来你们家的宝宝出现重大疾病的时候,它是最纯、最原始的细胞,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。
我们知道,现在疫情三年,很多企业遇到了很多问题,当每个企业遇到问题的时候,每位创始人想到的道理是什么?很多品牌下意识做的动作,往往就是这个品牌的基因。这个基因会让我们在未来若干年当中是发展,是沉沦,还是崛起,都是非常大的影响因素。
何为品牌基因?我们把品牌要做的事情,都罗列在一起了,包括市场、用户、研发、供应链、产品、推广和渠道,我们用了双螺旋的形式排在图上。
到底哪些才是真正的品牌基因?我跟我的团队说,全世界85%的人做的事情都是无用功,比如抖音、TikTok海外直播,你看到人家在做,你也做,但你并没有研究机制和玩法,你只是觉得“总有一天我也能做到那个程度”,但其实大部分人都是陪跑的。所以一个品牌的自我基因,应该是什么样的?
我们把流量型品牌和品牌型品牌,做了鲜明的对比。通过上一页我们可以看到,众多的元素都是比较分散的。但是对于一个品牌来讲,除了做这些事情之外,还需要有一个排序。
我简单分析一下。比如流量品牌——我觉得国内99%都是流量型品牌,我要做一件事情,我觉得这件事情的市场会很大,所以我就先找工厂,先玩流量,把这两件事情做完以后,快速占领市场,占领份额,完成GMV的突破。然后接下来,我觉得不对劲了,我不能只卖低价去占领市场,需要有品牌的溢价,做研发、市场、用户、产品。
这个其实是非常典型的打法,但绝大多数的品牌在后期,都出现了巨大的问题,品牌的后期增长不力。不管你是在不同的赛道和领域做到了什么样的天花板,再往后做,基本上做不到了,这是流量型品牌,前面非常快,后面很多时候会沉沦。大家都知道,有很多的品牌,会以这种方式做到上市,上市之后的股价,可能跌到了不足1%,甚至1‰,也是一些消费品品牌。
如果真正想做一个我们理想当中的品牌,实际上需要付出很多。我们举几个例子。我们希望Nobaday的品牌是做品牌性品牌,它的溢价要远比其他流量型品牌的溢价更高。
首先要做的事情,就是先从用户的角度出发,思考用户的需求、场景,然后我们再去研发产品。就像我刚刚说的,用户决定场景,场景决定功能,功能塑造风格。然后是投放市场、做供应链,这种偏向于美式产品的打法,前期非常长,但它要崛起,一定是不可阻挡的方式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,我看过耐克创始人写的自传,我会思考,为什么他能成功?早年间,其实他在兼职创业,他是会计师,他的销售非常疯狂,每天跟人家跑马拉松的一起去跑步,然后问他们,你穿这个鞋子舒不舒适,有什么样的体验,然后每天给设计师发邮件,看看应该怎么改良产品。就是为专业的人提供专业的鞋,仅此而已。至于市场有多大,没有考虑,前期花了大量的市场精力,走向了现在的品牌地步。
真正的品牌,是在意用户需求的,不断做指引和引领,最终才能走向一个高品牌的溢价。很多国人不爱干这个事,第一是因为太慢了,前期挣不到钱,不像人家用互联网思维做的消费品牌,成长非常快速。
所以我个人认为,一个万丈高楼,它不能平地起。比如我们盖一栋楼,需要挖很深的地基,否则当有一天它达到一定的高度,会轰然倒塌,因为底层没有沉淀。所以对品牌来说最重要的,一个是用户,另一个就是用户的忠诚。
我们在海外签约了很多运动员和艺术家,我们跟很多年轻的运动员和艺术家共创这个品牌;这是2022年冬奥会我们做的,Nobaday品牌与加拿大运动员站到了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。
品牌需要理解当地文化,才能知道消费者的喜好,这就要求品牌对用户有非常深刻的洞察和认知,才能真正把品牌做好。我们在美国开店,只有一个管理者是中国人,其他的市场和销售,全是当地人,就像我们当年的港人治港、澳人治澳是一个道理,真正进入当地圈,才能让品牌在当地让用户扎根、种草,而不是纯做流量。